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例分享
张毅:《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21/3/15     浏览次数:521

2019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安徽省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
课名
《数学广角---集合》
教师姓名
张毅
学科(版本)
人教版数学
章节
第九章
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
三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探究)、交流、验证、总结等活动,让学生在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感知集合图形形成的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三、学习者分析
重复问题,学生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重自我探索和理解,从简单的重叠问题出发,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形成自己的思路,借助实物图直观理解,创造性的解决重叠问题,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借助学生的自我操作和课题演示共同完成集合图的理解。
难点:借助直观图解决集合问题。运用课堂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展示,通过实时讲解,多角度理解集合问题。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情境导入
 
发现“重复”
子孙三代关系分析
观察、猜测
通过“优学派”发送图片,学生直观观察图片分组合作交流,引出课题。
探究新知
 
 
 
 
 
 
 
引出“集合”
1、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2、利用不同方法表示集合3、理解韦恩图各部分意义。4、解决实际问题
生生合作探究,引出“集合”,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意义,并运用集合图解决问题。
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发送例题,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完成,并随机抽查,展示学生的作业,这样可以及时直观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巩固新知
 
 
 
应用“集合”
利用集合图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集合图有关规律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和寻找规律。
主要利用PPT的大屏展示,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做好统计分析。
 
理解总结
 
 
回顾“集合”
回顾今天所学内容,总结消化。
学生进一步加深“集合”印象,灵活掌握“集合”知识。
采用点名方式让学生先独立总结,然后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六、教学流程图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父与子(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抢答功能,激发学生兴趣。) 
(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减1?
2.思考与发现   (课件出示)把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想法。   
(二)善用例题,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你认为三(1)班要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让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出示三(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发送例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投屏展示学生作业。)
2.观察名单,验证人数,初悟“重复” 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 策略分析   
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   
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能直观看出重复的同学就不会计算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单的欲望。
    (1)选出几种不同作品展示,理解分析不同整理方法。
    (2)交流不同思想,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3)引入韦恩图(集合图),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进行填写。
    (4)介绍韦恩,拓宽视野   
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为维恩图(也叫文氏图),是由英国数学家叫维恩发明创造的, 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
    3.辩论感悟   
谈话:现在用维恩图来表示各项参赛的人数,与之前的表格比较,它有哪些优点?   
让学生感悟集合图能直观看出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尤其是重复参加两项比赛人数的部分很清楚。   
4.据图列式,运用集合图   
谈话:你了解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1)课件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比较正确表述各部分的意义。   
    (2)利用数据,列式计算出该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点名学生上台演示。)
    5.变式练习,内化集合思想   
课件出示:三(2)参加运动会学生名单(学号表示),根据信息填写集合图中。(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发送例题,学生分组互动分析,移动展台投屏显示学生作业成果并抢答。)
    (四)巩固应用,建构模型   
1.基础性练习(利用“优学派”电子书包发送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2.趣味性练习
    3.拓展性练习   
估计三(3)班可能有多少同学参加比赛。   
    讨论: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9人参加跳绳,8人参加踢毽子比赛,你觉得三(3)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   
判断: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7人。( )参赛的同学最少有 8人。( )   
小组讨论,全班分析,得出:参赛同学最多是17人,没有人重复;最少有9人,其中8人重复。
    五、全课总结,呼应课题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数学思想,叫集合思想。今天我们利用集合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课题组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