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例分享
余敏:《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19/4/11     浏览次数:913

《鸽巢原理》教学设计
海阳一小  余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应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微课、多媒体课件、纸杯、铅笔、书。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1、游戏:猜扑克牌。请5位同学,每人随意抽一张扑克牌。
2、教师猜:在5张扑克牌里至少有2张的花色是一样的。
3、引入学习内容。
4、学生观看微课初步感知鸽巢问题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猜想,初步感知。
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  )枝铅笔。让学生猜测“至少会是”几枝?
2.验证结论。
小组合作:学生借助实物进行操作,(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来验证结论,并做好记录。
3、指名学生汇报
(1)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适时演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所有的情况。(4,0,0)(3,1,0)(2,2,0)(2,1,1)(明确这是枚举法)
(2)观察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
4、思考:“总有”、“至少”是什么意思?
5、提出问题:不用一一列举,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假如把4枝铅笔中的3枝平均放到3个笔筒中,每个笔筒放1枝铅笔,剩下的1枝铅笔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明确这是假设法)
6、初步观察规律。
教师继续提问: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会出现什么情况?
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会出现什么情况?
把7支铅笔放进6个笔筒里呢?
把8枝笔放进7个笔筒里呢?……
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你发现什么?
(笔的枝数比笔筒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
7、看有关鸽巢原理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文化。
8、学习例2: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
(1)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讨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摆一摆。
(2)汇报讨论结果,同时教师进行板书:
     7÷3=2……1         至少数: 3(本)
(3)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8÷3=2……2         至少数: 3(本)
     10÷3=3……1         至少数:4(本)
(4)思考、讨论:观察算式中“商”和“至少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9、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至少数=商数+1。
三、巩固练习: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鸽巢问题原来又叫作抽屉问题,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太容易。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探究,让学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规律。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课题组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