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朱春燕:我见青山多妩媚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17/12/11     浏览次数:1207

 

我见青山多妩媚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海阳一小   朱春燕

古诗词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意谓学习古诗词是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

我素来钟爱古诗词,每有会意,以为记,以为念。亦希望通过教学把这种感情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也能读懂诗,被好诗折服。

然而不得不承认,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似乎在走着一种“套路”:知诗人→解诗题→释词语→明诗意→悟诗情→齐背诵……这样的流程,表面看起来完美,实则“漏洞百出”。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主题先行,逐字逐句串讲,严格依循“教参”,不敢让学生“自由发挥”,生怕节外生枝。这样做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学生的阅历、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等不同,对古诗的解读就会不同,同一首诗,不可能只有一种“固定的解释”。董仲舒言“诗无达诂”,便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教师在课上不停地讲解,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个性化体验也不深。

一贯机械地理解,囫囵吞枣地背,久而久之,对古诗的热情便消失殆尽。我一直在做着这样徒劳的事情。

本学期伊始,借着学校参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契机,我曾尝试着上过一节翻转课堂的阅读探索课,效果意外的好。

那么,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不是也可以借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效果呢?我迫不及待想要试试。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过故人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的一首古诗,诗人孟浩然应邀到一位村居朋友家做客,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饮酒畅谈,充满了乐趣,抒发了其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根据本诗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前置学习任务单以及微课视频,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学习任务单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写作背景、介绍作者、梳理基础知识(字词正音、释义)、介绍诗歌朗诵技巧、提出困惑与建议等。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预习环节中有明确的目标,同时也预告了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心中有数”地走进课堂。

在微视频的设计中,加入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动态图: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诗人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暖和的阳光照进来。空旷的打谷场上,大公鸡在悠闲地散步;偌大的菜园里,蝴蝶在飞舞。诗人端着酒杯,和朋友闲聊家常。 让学生记录下画面出现了什么,与诗句中对应的场景是哪些,以探究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这样的动态画面呈现给学生,是学习的铺垫,也是学生入情入境的媒介。

微课视频辅助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学习能力调节学习进度,自主学习的机会更多了,兴趣也更高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同时实现个性化学习,特别是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暂停、反复观看。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而学生却呈现“吃不饱”、“吃不了”、“吃撑了”三种不同局面的尴尬,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课堂讨论,提高了课堂效率。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的学习,已经为学生学习本诗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我让学生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不限层面,可以是字词方面,可以是朗读方面,也可以是情感表达方面,以此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布鲁巴克也曾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去探索、去思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现象。在《过故人庄》的这节翻转课上,我们班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谓精彩纷呈,而且颇有深度:

他们在把酒话桑麻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孟浩然和朋友告别的时候会怎么说?

过故人庄的故人到底是谁?这个村庄在哪里?

这首诗为什么充满艺术感染力呢?

离别的时候为什么要待到重阳日?别的日子不行吗?

青山郭外斜的斜为什么读xiá

孟浩然为什么会写这首诗?

……

如果学生没有提问到教学中的关键点,我会进行一些补充,随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稍微启发一下就可以解决;对一些较难的问题,则要精心设计,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为什么充满艺术感染力呢?对于这个问题,我采用朗读和吟唱的方式来解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在这节课,我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并展示,如:对读、齐读、按节奏读、拍手读、配乐读、结合动画读……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诗的意境。

除了读,还可以唱。小学生大都喜欢唱歌,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来唱读这首诗,唱出自己的风格。“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在这节课上,《明月几时有》、《送别》、《小小少年》、《鲁冰花》、《白龙马》、《凉凉》……各种各样熟悉的旋律被填上了新的“歌词”。在这场旧曲新谱的“演唱会”中,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音韵之美,意识到古诗是有趣的,也唱懂了诗人做客的愉快、友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的亲切以及离别的依恋,品味到了孟浩然诗句的意舒词缓,性格的恬然豁达。

此中有真意,欲辨不忘“言”

针对“他们在把酒话桑麻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和“孟浩然和朋友告别的时候会怎么说?”这两个问题,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孟浩然和村居朋友,设计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畅所欲言。大家越说越起劲,越说越精彩,有的学生甚至自创道具,扎起了发髻。课堂氛围活跃,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下面截取部分学生的对话:

 

1、他们在把酒话桑麻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程凯(孟浩然):老朋友,你做的饭菜也太好吃了吧!

方韩俊(老朋友):孟兄你太过奖了,就是一般的家常便饭而已。

程凯(孟浩然):你这地方真美啊,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对了,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啊?

方韩俊(老朋友):收成还不错,有小麦、菊花、黄豆、茄子……

程凯(孟浩然):你种了这么多忙得过来吗?

方韩俊(老朋友):累是累点,不过我是乐在其中啊,今年菊花的收成很好,较往年可以卖出高一倍的价钱呢!

程凯(孟浩然):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不如我们把这瓶美酒待到钟菊花的地方,一边赏菊一边品酒,怎么样?

方韩俊(老朋友):好啊,这个想法不错!

 

2、孟浩然和朋友告别的时候会怎么说?

洪子娴(孟浩然):住了这么多天,我该走和老朋友你告辞了。

宁晨阳(老朋友):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孟兄你这次要去哪里啊?

洪子娴(孟浩然):世界这么大,我想到处去看一看。谢谢你这几天的款待,这几天真是麻烦你了。

宁晨阳(老朋友):孟兄你这是什么话,你能来我家,是我莫大的荣耀啊,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记得给我写信啊!

洪子娴(孟浩然):好的,明年重阳节我还会来饮酒赏菊的。

宁晨阳(老朋友):明年重阳节我还会做一桌子饭菜等你的!

洪子娴(孟浩然):让我们为我们的友情再干一杯吧!

宁晨阳(老朋友):一路珍重!干杯!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在朗读、吟唱、表演的基础上,我又鼓励学生用颜料笔画出诗中的情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的评价,但并非只有王维的诗歌具有这样的美感,事实上,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让学生画出古诗中的场景,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诗句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这首诗看似乎平淡如水,实则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明白这首诗为什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画结合,亦诗亦画,即使不用逐字逐句地解析,这份美景也已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缀文须情动,情动而辞发

这节课上,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感官读懂了《过故人庄》,但这似乎还不够。好诗是创作的源泉,班上的学生大多来自乡下,对田园生活并不陌生,因此在介绍了孟浩然诗词特点后,我又引导学生自己动笔创作一首“山水田园诗”,当一回小诗人。可以是五言、七言、律诗、绝句,也可以不讲究平仄、押韵、对仗,放开手脚写,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就行。有了《过故人庄》的诗情和诗境,学生的创作灵感呼之欲出。课堂中,他们时而抬头畅想,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抓耳挠腮,时而欣喜不已。在诗词展示环节中,大家听着同学创作的古诗,积极评价,提出修改意见,沉浸在创作古诗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中。以下展示部分修改后的佳作。

 

 

四(3)班  金祚

水满春田飞白鹭,霞落风吹山影斜。

待到秋天翻稻浪,金黄浪里说丰年。

 

 

四(3)班  饶智益

秋去叶落冬初寒,冷风拂过江草岸。

深径枯枝无人走,裹紧衣衫不停留。

 

 

四(3)班  胡晓鹏

凌冽寒风中,银装裹满枝。

腊月雪芬芳,梅花一路香。

 

 

四(3)班  赵嘉怡

戴笠披蓑衣,山峰云飘移。

延绵任游走,微波荡轻舟。

 

 古诗“翻转”,把基础知识解决在课外,完成了对文本的初步解读,课上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问题,使教学时间更加宽裕,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课题组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