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荟萃课堂
詹婷:立足文本整体 突围文本束缚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17/11/8     浏览次数:931

                                           立足文本整体 突围文本束缚

——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观后感

海阳一小   詹婷

10月13号,我有幸参加了在黄山市举办的第十八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整个过程充满浓浓书香味,悠悠人文情。几位名师将自己的教研与实践紧密结合,迸发智慧的火花,向每一位与会教师展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与无限可能。作为一名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不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把控上我都受益匪浅,其中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四位教师的课程都始终遵循“立足文本整体,突围文本束缚”这一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似乎显得老生常谈,没有新意,但其应用却是日久弥新,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发掘和应用。陈金龙老师在《梅花魂》的开篇呈现了两组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的四字词语:“朵朵冷艳、缕缕幽芳、风欺雪压、低头折节”以及“漂泊他乡、葬身异国、华侨老人、眷恋祖国”来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说话练习的结束,也意味着学生已经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虞大明老师的《景阳冈》和王文丽老师的《35公斤的希望》都在课始让学生说一说文本的主要内容,并且不拘泥于概括的形式;张文清老师则将《鸭窠围的夜》 选段的主要内容提炼成“光、声、念想”三个提纲,学生依据提纲进行文本分析和写作练习。在课程总结时,每个教师或提供歌曲或进行名著对比阅读为课文学习做了相应的延伸,突围文体,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在其所倡导的的华德福整体教育理论中曾指出 “只要是活着就一定是一个整体”。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应当是整体性而非割裂性的存在,这样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地球上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因而“立足文本整体,突围文本束缚”这一基本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随着2016年部编版教材的全面投入使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便突破传统,转学拼音为学汉字,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大多数通过单字和图画呈现,例如第一课的《天地人》,第三课的《口耳目》,第四课的《日月水火》。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这六个字可能会被割裂开来,或简单地发掘其中存在的几种单一的联系,识字教学便只能是工具性的,背离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基本特点。若教师一开始就树立“立足文本整体,突围文本束缚”的思维,则可能会变枯燥的识字教学为生动活泼的课程生成。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曾对这一单元做过精彩的分析,以“天、地、人、你、我、他”为例,这六个字从大处着眼,包含宇宙和人类,境界广阔,意义深远,蕴含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将六个字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关于宇宙和人类的整体概念。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学生不仅能够认识这六个字,而且能够对自然产生朦胧的敬畏感和熟悉感,对于自身作为一个“人”也会产生朦胧的责任感,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很好的体现出来。另一方面神话传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故事内容在无形中可能为后面生字的学习做良好的铺垫。例如,第一课《天地人》的学习,在为学生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时,故事中盘古的两只眼睛分别化成了太阳月亮的内容又可为第四课“日、月”的学习奠定基础,充分体现了“突围文本束缚”的原则。又例如“田、禾”的教学,可以通过《揠苗助长》这个寓言使这两个生字形成整体,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可以认识农业生产,丰富生活经验,体悟行事道理。我想这可能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用心良苦之处吧。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做到“立足文本整体,突围文本束缚”任重而道远,既需要教师自身深入把握文本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多读书,始终坚持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知识素养,这样才能自觉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想不仅仅是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文本整体设计和课外拓展,在其他课程领域或教学管理上也应当始终坚持从整体入手,将学生的身体和思想、课堂和课外、学校和家庭充分结合,协调管理,才能打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课题组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