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 雨
方红燕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景物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景色的变化。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审美创造: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
【课前解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关注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理解内容,重点关注“压”“垂”两个词语,通过做动作、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它们运用的好处。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第四至六自然段再现了雷雨中的景象。先让学生找出景物,再引导体会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结合图片,入情入境地读。
第七至八自然段写雷雨过后的清新世界。让学生找出景物,重点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引导学生体会“挂”“坐”两个词语的妙用。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9个字,可以按结构分为4类: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可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特点,整体识记。其中“黑”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笔顺,“垂”笔顺易错,要多强调练习,“迎”要重点指导“卬”的左部分,不能多加一点或一撇。
关注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清新。借助图片读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随文识记巩固“雷声、清新。”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6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
认识“压、蝉”等6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垂、哗、户、扑”6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垂、户”5个字。会写词语“雷雨、雷声、清新”。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新课:你观察过雷雨天气吗?说说当时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 (出示课件3)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雷雨》。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雷雨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直观又形象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教师提出要求:请看大屏幕上的自读要求。
(2)学生自由读。
2.学习字词
(1)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出示课件5)
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读准翘舌音“垂、蝉”,“户”在“窗户”一词中读轻声。
(2)提供方法,多样识字(出示课件6)
熟字比较:尸-户 庄-压
加一加:虫+单=蝉 扌+卜=扑
字理识字 户:甲骨文字形像一块有转轴的木板,是门的一半。(出示课件7)
(3)识字游戏“躲雨”,巩固识记。(出示课件8)
引导朗读课文:现在我们把这些字词送回课文里,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大家能读得流畅又好听。要大声读,开始吧。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课件9)教师提出要求: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雷雨的?
预设:时间顺序,作者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出了三种不同的景象。
板书: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2.教师提出问题: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说说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出示课件10) 预设:乌云 蝉 风 蜘蛛 闪电
3.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第1句话。(出示课件11)
(2)正音:“压下来、垂下来”中的“来”读轻声。
(3)理解“压”:瞧,图片中的乌云很多,云层又厚又低,就叫“压”。
(4)学生演示“压”的动作。
(5)指导朗读:看着这样的天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6)指名说,指导朗读。
4.感受“闷热”。(出示课件12)
(1)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雷雨前的闷热?
(2)指名交流。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3)理解“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
(4)指导朗读。
板书:乌云
5.学习第2自然段。(出示课件13)
(1)雷雨前没有风,没有声音,好安静呀!忽然……
(2)忽然发生了什么?我们来读课文了解。
(3)指名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理解“摆”:“摆”字写出了风很大。
板书:大风
6.指名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出示课件14)
(1)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蜘蛛心里的害怕?
(2)课件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
(3)引导学生对比理解: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
7.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课件15)
理解并积累“越来越……”。
(1)提问: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
(2)词语积累:“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3)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板书:电闪雷鸣
8.朗读第1~3自然段。(出示课件16)
(1)听朗读,想象画面。认真听老师朗读第1~3自然段,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
预设1:我想到了乌云压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动物逃跑的恐怖景象。
预设2: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沉闷不安,甚至有些害怕的感觉。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交流时,重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的词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理解“垂”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巧妙地借助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语言环境来理解,并和“落”进行对比,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精妙。)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出示课件17)
1.教师范写,强调两个字的书写要点:“雷”字雨字头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黑”字笔画较多,注意笔顺,“灬”的四点要均匀排列,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稍短。
2.生字归类(出示课件18)
3.指导书写“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均等。(出示课件19)
4.指导易错字“乌(出示课件20)
(设计意图:归类学习生字,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每个字的结构及特点,由学生自己发现、书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