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海阳一小 程蕾
教学目标:
1. 通过联系生活、词义拓展等方式认识“晓、慈”等五个生字,抓字形结构写好“湖、莲、荷、穷”四个字。能结合语境理解“接天、毕竟”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 通过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叶碧花红的独特美景,体会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1. 会认“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所描绘的西湖美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欣赏西湖美景。
活动一:读诗题,解题意
1.认读“净慈寺”,指导读好“净”后鼻音,“慈”平舌音。学习“慈”。
2.出示诗题(出示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联系旧知《春晓》,识记“晓”。
(2)读好诗题,感受读题方法(晓出/ 净慈寺/ 送林子方)
(3)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
3.简介古诗背景,接受诗人任务,助诗人绘制西湖美景图。
活动二:探湖景,悟诗情
一、初读古诗,读好诗韵
1.听诗人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的准确和诗句的停顿。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像诗人一样读诗
自由读古诗三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试着读好诗歌的停顿和节奏。
3.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毕竟、映日”的后鼻音,“四时”平翘舌音。)
4.指导读好诗歌的停顿和节奏。
二、品读四时,感受独特
1.整体感知,发现季节,出示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二:发现季节的特征
诗歌写了西湖的哪个季节?诗人又在诗里写下了哪些美景?请你再读诗歌,在书上圈一圈。
2.交流反馈:
(1)刚才同学们反复读了好几遍诗,读得好流利。谁能告诉我杨万里在诗中写下了西湖的哪个季节?你从哪个词知道的?(板书:六月 )
(2)诗人又在诗里写下了哪些美景呢?(板书:莲叶 荷花)
3.欣赏西湖四时,感受盛夏独特风光
(1)理解“四时”,欣赏西湖春秋冬之景。
(2)理解“毕竟”,选择正确的含义。
(3)读一读诗人的赞美,个别读,齐读。
三、探寻诗景,领略风光
1. 品读诗句,发现特点,出示学习任务三:
学习任务三:探寻景物的特点
《西湖美景图》中该画出怎样的莲叶和荷花呢?请你细读诗句,找一找“莲叶、荷花”的特点,用“___”画出来。
2.感受莲叶之“多、绿”
(1)提问:你想画下怎样的莲叶?说说你的理由。
(2)想象画面,联系“接天”“无穷碧”,品读莲叶之“多、绿”。(板书:多、绿)
(3)出示图片感受莲叶的多、绿。
3.感受荷花之“红、艳”
(1)指名读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提问:荷花又该怎么画呢?说说你的理由。
(2)想象画面,联系“映日”“别样红”,品读荷花之“红”。(板书:红)
(3)多种形式朗读诗句(师生配合读,同桌读,男女生赛读)
4.想象美丽画面,体会诗人赞叹之情
四、诵读诗歌,感悟诗情
1.配乐诵读,体悟诗意
2.想象说话,感悟诗情
活动三:抓部件,学书写
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莲、荷”。
2.完成学习单上的生字书写。
3.展评、修改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 月
莲叶 绿 多
荷花 红
莲 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