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例分享
《绝句》教学设计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5/6/13     浏览次数:113

 

  鲍燕平

【教学目标

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吴”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夏天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1.启发思考:同学们,说到春天,你会想起哪些古诗?

引出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教师板书:绝句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有的是五言,有的是七言。有些没有题目,就直接叫“绝句”

2.简介作者: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本诗的作者:杜甫。

设计意图:在组织课堂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的内容紧扣上课内容,力求在极短的时间内,用风趣的导语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课堂之中。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1)提出自读要求:请看大屏幕上的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明确要求:现在请两位同学来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听众,看看谁读得最棒。教师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注意后鼻音“鸣”“行和“岭”。  

2.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比较识记

2)偏旁识记

引导观察:同学们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教师讲解:“黄鹂”是一种鸟;“鸣叫”指鸟的叫声,由此我们发现鸟字旁的字都与鸟有关。

3. 引导观察:请大家看词语中红色的字,在这些生字里有一个字很与众不同,是一个多音字,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逐步引导:是“行”字,它在古诗里读“háng”,另一个读音是什么呢?

多音字讲解:这个多音字要根据字义来定音,在本课中读“háng”,是“行列”的意思,可组词“单行”“银行”;“xíng”这个音可以组词“行走”“不行”。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古诗,要认真听每一句的停顿,你可以边听边在书上做标记。

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学习了生字,又学习了识字方法,为中高年级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教师提出问题: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什么景色。                                   

《绝句》中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时候,由                           等构成的一幅美好的画面。

预设:黄鹂 白鹭 积雪 船只

2.教师提出问题:说一说: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师生交流 :是黄、翠、白、青四种色彩。“翠”是翠绿,“青”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描写的是动景,这么多色彩带给你什么感受?

板书:动景

教师小结:黄翠相衬,白青相映,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板书:绚丽多彩

3.1教师提出问题:朗读诗歌后两句,边读边想,看看能读懂些什么,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2)教师讲解:西岭:西岭雪山,在今成都市西。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在今江苏省一带。

3)师生交流,理解难点万里”是整整一千年和一万里吗?  

预设: 不是。这里的“千”和“万”都是虚数。运用了夸张的写法。写出了时间之久,距离之远。

之前我们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庐山瀑布直流而下真的有三千尺吗?天真的有九重那么高吗?并没有,它们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4)讨论: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

引导学习:西岭的雪山怎么会包含在窗户里?

设问:请同学们看课本里的插图,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美景的?

预设:坐在屋里从窗户往外看。

联系生活,引导理解:我们现在就坐在屋里,请大家透过窗户往外看,是不是只能看到窗户这么大的一处景色,就好像窗户里镶嵌着这一处景色似的。

5)结合插图和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中的画面。

预设: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多么清新开阔的静景。

板书:静景  清新开阔

6)齐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指导朗读:“两个”和“翠”要读得亮而脆,“上”的语调要上扬。“千秋雪”要读得舒缓,语调上扬。“万里船”要读得慢而稳,表现出东吴的遥远和深远的意境。

设计意图:运用提取诗中的景物和色彩等关键词来理解诗意,并给人强烈的画面感。通过插图了解诗人的视角,再联系实际,用具体可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窗含”的意思,突破难点。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引导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讲解: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宽窄关系。

2.  教师讲解:我们来看“岭”字,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区分“岭”和“含”的好方法: “岭”字右边是“令”字,它的读音是“lǐng”,左边是山字旁。它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形旁表意,说明和山有关;声旁表音,右半边读“lìng”合起来读“lǐng”。那有“令”的是“岭”,有“今”的就是“含”。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 学生自己练写

设计意图:对于部分相似的生字比较记忆,并教给学生区分的方法,帮助他们分辨清楚。

五、课文小结,拓展延伸

1. 课文小结

《绝句》勾画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开阔的春景,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2.拓展延伸:朗读《采莲曲》

六、课堂演练

板书设计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近景

绝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   远景   色彩明丽

窗含西岭千秋雪   近景   清新开阔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远景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