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后反思
《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4/11/4     浏览次数:806

《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海阳一小 汪晓雪
我执教的内容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精卫填海》,本单元是神话单元,一共有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从神话故事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语文要素之一是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加贴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大情境,就是“我是神话传讲人”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神话世界,我整体的上课思路是根据课后练习题的顺序来跟进的。
首先让学生看图猜神话故事,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齐读课题以后,借助第二单元所学的提问策略让学生提出问题。为了能让学生实现课后例题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采取了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实现层层递进式教学。与此同时,学生在多次朗读后就能试着梳理本课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此过程中也穿插了随文识字,学生借助结合注释法以及观察插图去尝试复述完文章大意,再出示“神话传讲人”评价表让学生自评、互评。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找故事当中的神奇之处,这是教学设计中的难点。通过教师引导,提问学生精卫鸟在填海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天气、距离等因素,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身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教师介绍本节课最后两个法宝“添加细节”、“合理想象”。再次展示“神话传讲人”评价表,生对本篇故事进行补充描述后教师评价。整堂课最后借助三代塞罕坝人建起绿色长城的奇迹,了解精卫的坚韧执着的精神已经影响到了世世代代的人们,在齐诵课文时能够读出对精卫的感激、敬佩。
接下来就是我在设计本课重、难点时的一些思路,本节课重点落在了感悟人物的形象,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并能够联系到生活当中去,所以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也在此处有所体现。精卫的形象定位应该怎样清晰地在学生脑海当中呈现,就要一起看看它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所以有了接下来用一个现代的事迹,链接到精卫这里。引导孩子们感受我们民族所产生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这种精神是要传递的。在书中的精神体验出来之后,要传到日常生活当中,德育渗透,升华课堂。
上完这堂课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环节中,教学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后半段由于没能把握好课堂节奏导致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我认为有几点原因:1.客观原因方面,由于不太熟悉录播教室的电脑使用,在中间播放幻灯片的环节有卡壳。导致整个过程不是很流畅2.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个人身上的主观原因,在提前备课时,没能预料到课堂上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学生的回答跟我预计不符,这是备课不够充分的体现。在研讨会上各位骨干教师们对我的课堂进行了一些点评后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第一,关于如何去跨学科教学,我并没能将这点落在课堂实处,而是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绘出精卫填海的故事”的方式去进行,但我并没考虑到可行性,学生靠在课上学的知识就能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吗?我认为在这方面有所纰漏的主要的原因是在备课时没能把跨学科教学考虑进去,对于跨学科学习这个概念不够明晰。其实在进行课后反思时我意识到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熏陶同样属于思政方面的跨学科教学。第二,整堂课的内容上有点太满,没能大胆地取舍,这也是我在备课时遇到的瓶颈问题,怕上的不够,学生重点没能掌握,也怕难点没法突破,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向优秀教师们去学习,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做到取舍有度。第三,从领导对我这堂课的点评我也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课件,精美的课件可能是一个加分项,但是也会使教师被课件牵着走,要让课堂更有灵活、机动性。这对于新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挑战,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从张书记的发言中我受到了深深的启发,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改革,坚持阅读以及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想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特别是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点就更加重要,我会积极阅读各大教育家的名人著作,不断提升阅读品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深入研读教育部发布的新课标,跟紧时代的步伐,做好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本节课以及此次研讨会的一些想法及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