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反思
海阳一小 潘奋英
《葡萄沟》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家乡”为主题,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在设计《葡萄沟》跨学科任务时,契合本单元“爱祖国、爱家乡”的人文主题,创设“我为家乡代言”这一驱动任务。在课文学习中,探究葡萄沟之谜,即葡萄味甜、品种多等特点,并向学生介绍葡萄沟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学生在“我为家乡代言”任务驱动下,在“初识葡萄沟---走进葡萄沟---介绍葡萄沟”语言实践活动中,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能力。
依托课文,抓住文章重点内容,整合地理学科知识,如介绍新疆吐鲁番的气候,“吐鲁番的天气炎热干燥,气温有时高达49℃”,结合科学知识,介绍葡萄“五光十色”是由于阳光照射在葡萄上反射的光芒,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围绕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葡萄沟水果多、景色美。在自读课文时,从文中描写的语句中了解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试着抓住重点语句,来深入思考,理解课文。
本次教学也出现很多不足之处。一是句型训练效果不理想,原因是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型,应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从花的颜色、姿态、味道等方面进行概括。二是缺乏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导致课堂缺少实效性,在具体描写葡萄沟的句子应该让学生反复读,感受葡萄的美,葡萄的好。第三,语言不够严谨,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用到的语句应该简明扼要,非常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