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阳一小 江蓉花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学习作者把重要部分写详细的方法。
3.运用方法习作表达,并进行评价和修改。
教学难重点:寻找并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把重要部分写具体,根据评价标准能进行有效评价。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勾联前文,明确任务
1.习作单元的核心要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2.《盼》这篇课文围“盼”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内容?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盼穿新雨衣)又选取了哪些小事例来写的?
3.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解锁写作密码——作者怎样把重要部分写具体的。
二、任务一:借助文本,寻找方法 1.找找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那种“盼”的心理画出来,做上批
注。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把它写具体的。
2.交流习得方法 (1)放学下雨 (动作描写) (2)借故外出 (语言描写) (3)窗前看雨 (心理描写) (4)雨后赏景 (环境描写) 3.小结: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恰当方法把重要部分写具体,能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任务二:课堂演练,运用方法 1.挑选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来写一个片段,注意突出中意思,选择合适的方法把重要部分写具体生动。
2.交流自己的习作构思。
3.出示习作评价表,以此为标准进行习作。
4.学生在作业纸上进行片段练习
四、任务三:依托标准,评价提升
(一) 师生共评
1.评价一类文:围绕中心思想,把重要部分写具体,行文规范布局合理。 2.评价二类文:运用方法较少,不具体。提出修改建议并进行修改。
(二) 生生互评 同桌交换习作,按标准进行评价。
五、课堂总结,落实目标
本节课我们找到了写作密码,选择适合的方法把重要部分写具体,突出了中心意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设计:
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17 盼
盼穿新雨衣
放学下雨 借故外出 窗前看雨 雨后赏景
动 作 语 言 心理 环 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