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例分享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4/11/1     浏览次数:835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海阳一小 汪晓雪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话故事,单元阅读要素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精卫填海》是本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文用了35个字把精卫填海的起因、经过写得非常清楚,塑造了一个勇敢坚韧的精卫鸟形象。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学习文言文的经验,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通课文、读懂内容、感受神奇、积累语言。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边读边想象,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创讲故事,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读好小古文,能够读通、读顺古文,并读出停顿和节奏。
2. 运用结合注释、借助插图等方法了解故事大意,发挥想象,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3. 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精卫身上体现出的坚韧执着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故事的神奇,进一步体会神话人物形象及背后蕴藏的民族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点明出处。
1.由冬奥会神话纪念徽章引入精卫填海的故事。
2.出示单元学习要求,明确单元学习的主题和语文要素。
3.发布“我是神话故事传讲人”比赛,给学生简单介绍《山海经》。
4.围绕课题进行提问,师板书。
二、学习字词,读通古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多音字掌握情况。并请小老师带读易错字。
3.出示“溺”字,师指导书写要点。
4.引导学生找到“溺”字在课文当中的意思,师引出结合注释法,并板贴。
4.再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好停顿。(师启发学生要读出声断气连)
5.多样朗读,加深印象。
三、讲一讲,了解大意。
1.解决学生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并找出故事的原因和经过。
2.品读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理解“常、衔”的意思。
3.师板书,借助插图以及结合注释,讲解故事大意。并出示“神话传讲人”评价表。
4.通过生自评、互评引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
4.添加故事的细节,加入合理想象,讲好故事。
5.小组展示,交流汇报。
四、感受神奇,创编故事。
1.引导生去找出本篇神话故事当中的神奇之处。
(1)出示女娃及精卫的前后对比图,引发学生联想,了解“精卫鸟”这个名字的由来。
(2)通过品读句子、补充资料,说一说精卫填海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距离远、恶劣天气等因素)
2.借助学习单上的句式提示,以及通过添加细节、合理想象等方式尝试把这个故事说生动、具体。
3.指生起来说,再次展示评价表来师生互评。
四、联系古今,体会形象。
1.结合现代的三代塞罕坝人的事迹来体会精卫这种坚韧执着的精神已经影响到了世世代代的人们,借此让学生感受到,精卫意志坚决、坚韧不拔的品质。
2.带着对精卫的感激之心、敬佩之情再次诵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推荐阅读《山海经》。
2.合理想象,编写故事。
【板书设计】
13. 精卫填海

坚韧执着
谁?为什么?如何?
结合注释

经过
起因
        借助插图

               添加细节
合理想象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