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
海阳一小 潘奋英
教材分析:
《葡萄沟》主要介绍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教学目标:
1. “沟、产”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产、坡”等9个字,会写“出产、水果”等12个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五光十色、茂密”等词语,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大单元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开启了“美丽中国行”,跟随课文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我们跟着古人登上了鹳雀楼,欣赏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色。站到庐山上,看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我们一起走进黄山,领略了黄山奇石的奇形怪状。跨越海峡,来到宝岛台湾,感受到了日月潭的风光秀丽。今天,我们一起前往新疆吐鲁番,去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
2.出示课题,学生读题,随题认识“沟”。
二、初读感知:葡萄沟之好
任务一:字词闯关,前往景区
1.出示生字,检查预习情况。
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3.出示句子,读好多音字。
任务二:读葡萄沟,感受好地方
自读课文,学习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3.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深入感受:葡萄沟之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说葡萄沟什么特点?
主要交流: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感受那里水果种类多。
(1)图文结合,认识葡萄沟出产的水果。
(2)指导朗读,读出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3.师生接读,感受水果多,体会作者是按时间顺序介绍葡萄沟的水果。
(二)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那里有那么多的水果,难怪人们要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们喜欢葡萄沟吗?
1.出示第2自然段,自由朗读,重点体会人们最喜爱的葡萄。
2.出示句子: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对照图片,学生欣赏“梯田”的美。
3.出示句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葡萄的枝叶长得怎样?
图文理解“茂密”的意思,拓展茂密的( )。
(2)茂密的枝叶在葡萄架上,文中说它像什么?
(3)对比“一个”与“一个个”的不同,体会葡萄叶的美。
过渡:转眼间,秋天到了,你发现枝叶下有什么?
4.出示句子: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尝试抓住关键词体会的方法,说一说从哪些词体会到葡萄的美。
(2)借助插图,比较“一大串一大串”与“一串串”,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并想象葡萄之多。
(3)葡萄有哪些颜色?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五光十色”的意思,拓展表示颜色多的词语。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有“五光十色”的美。
(5)联系课后第三题,感受作者的写法。
5.维吾尔族的老乡来欢迎我们了。
出示句子: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那里的老乡有什么特点?(热情好客)
(2)他们的“热情好客”具体体现。(“准”“热情好客”描画得淋漓尽致。)
(3)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小结:其实,葡萄沟不但葡萄美,连那里的人也爱美,让我们下节课再跟随着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去葡萄沟学做葡萄干吧!
四、学写字
1.出示“产”“坡”。
2.学生观察字形。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书写,最后教师展示讲评。
板书设计:
11 葡萄沟
好地方
水果 种类繁多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