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汪雪君 海阳一小
教材分析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课时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统计概率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的思想来解决的问题。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4銆?/m:t>' o:spid="_x0000_i1025">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难点:培养有序排列的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礼物盒、数字卡片、颜色卡片、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分礼物(一)
师:老师带了两个礼物(1号、2号)分给表现比较好的两位同学,有几种分法?
生:两种。1号给男同学,2号给女同学。或者2号给男同学,1号给女同学。
分礼物(二)
师:其实老师带了3个礼物,如果从中选两个分给这两位同学,又有几种分法呢?
生:思考并讨论分的方法,写在作业单上
学生通过展示台汇报分的方法。
预设一 预设二
男 |
女 |
1 |
2 |
1 |
3 |
2 |
1 |
2 |
3 |
3 |
1 |
3 |
2 |
|
|
男 |
女 |
1 |
2 |
2 |
1 |
1 |
3 |
3 |
1 |
2 |
3 |
3 |
2 |
|
|
【设计意图:通过分礼物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分礼物的过程中思考,有序排列的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任务一
师:请刚才汇报的同学打开第一个礼物盒。
生:数字卡片1、2、3和任务卡“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师带领学生分析任务。
学生根据刚才的分礼物方法,在作业单上写出能组成的两位数并汇报。
师:整理学生汇报的结果。
交换位置法: 固定十位法: 固定个位法:
十位 |
个位 |
1 |
2 |
2 |
1 |
1 |
3 |
3 |
1 |
2 |
3 |
3 |
2 |
|
|
十位 |
个位 |
1 |
2 |
1 |
3 |
2 |
1 |
2 |
3 |
3 |
1 |
3 |
2 |
|
|
十位 |
个位 |
2 |
1 |
3 |
1 |
1 |
2 |
3 |
2 |
1 |
3 |
2 |
3 |
|
|
师:通过微课视频再次巩固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在讨论和思考过程中,经历有序排列的方法,加深知识的印象】
2. 任务二
师:请同学打开2号礼物盒。
生:颜色卡片和任务卡二,用红、黄和蓝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课本第97页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涂颜色。再上台通过flash动画展示涂色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排列问题,学习和巩固解决排列问题的思考方法,交换和固定。】
3. 任务三
师:请同学打开3号礼盒。
生:照片和任务卡,如果有3名同学站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站法?
师:请3名同学演示,然后学生动手在作业单上写出排列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拍照片,同学们之间不同的站法更深的体会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序思考,而且在解决较复杂的排列问题时交换和固定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
生: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和固定个位法。
师:我们一起用四句话来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排列问题不简单,
有序思考最关键。
交换固定好方法,
按照规律写全面。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参与课后总结,给新知识理顺思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板书设计
简单的排列
固定个位法
十位 个位
1 2
2 1
1 3
3 1
2 3
3 2 |
固定十位法
十位 个位
1 2
2 1
1 3
3 1
2 3
3 2 |
交换位置法
十位 个位
1 2
2 1
1 3
3 1
2 3
3 2 |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依据《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设计从分礼物开始,通过分礼物的几种方法引入这节的排列问题。然后通过三个任务的形式开展本节课的教学,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层层递进,使学生展开学习。在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情境中渗透排列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并发现规律。
2.教学形式多样化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初步学习排列的规律,然后通过学生涂色实际操作活动巩固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照相”这一练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交换和固定两种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在活动发挥主导地位,争取表现自我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最广泛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合作中既学会了知识,又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
3.教学设计注重处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习题设计力求生活化,设计了涂色、照相等游戏,截取学生周围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这样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层层深入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由于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而本节内容又比较复杂,理解难度偏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反应比较慢。课堂的活动设计比较多,时间比较紧,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接受,教学设计上还需要再简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