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资源 指向素养提升
——课后延时服务典型案例之趣味七巧板
摘要:七巧板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受到大众的青睐,自是缘于其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巧妙和智慧。这款益智“玩具”,可以充分锻炼游戏者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思想,学习是在做中开始的,做中才能高效完成学习。“七巧板”在学科教学中,尤其在数学学科中,因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空间与几何板块,甚至在数与代数板块,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在数学课后服务中,我班引用“七巧板”作为特色服务的方式,按步骤、分层次开展系列七巧板活动,既辅助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实现了数学与语文、艺术等学科的融合。在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手能力、合作探究与创新意识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培养。
一、活动背景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出发,结合“学陶师陶研陶做陶”的主题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组织,创新模式,丰富内容,把课后服务作为实现“五育并举”的抓手,助力学生快乐成长。
七巧板在学龄前就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是一款趣味无穷的智力玩具。但它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玩具”,它还是一款有效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具”:从数学学科来看,七巧板中就蕴涵着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技巧。
结合我校实际和数学教学的要求,我班以七巧板系列活动为特色服务方式,让学生在“好玩”的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认真研究,精心设计
1.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最有效催化剂。活动开始,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七巧板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呈现大量巧妙、美观的七巧板拼图案例,激发学生探究七巧板奥秘的兴趣。
2. 活动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可用七巧板作为辅助学具,如: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角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和运算;面积公式的推导等。根据教材纵向推进的体系,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我将以七巧板为载体的系列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了解七巧板的起源于发展历史,熟知七巧板的结构和特征,掌握基础的拼图技巧,可以按样拼图,按题拼图(主要是学生熟悉的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多副组合。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会按图分解,按题拼图(文字符号、体育运动等),多副组合拼图,七巧板与语文、数学、艺术学科的融合。
第三阶段(五六年级):制作七巧板,自主拼图,创造拼图,七巧板与天文、科普、广告创意的融合。
(二)分步实施,趣味开展
1.讲解练习
按照活动计划和活动设计,每周开展一次七巧板活动,分专题进行(以二年级上学期为例,见下表1)。按照专题,设计课程,并持续做好活动记录(以二上第十周为例,见下表2),。
表1 海阳一小二(2)班趣味七巧板活动计划
周次 |
专题 |
第一周 |
动员、准备七巧板材料。 |
第二周 |
讲解起源、发展史,结合平面图形的学习,熟知七巧板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基础拼搭技巧。 |
第三周 |
专题训练:数字 |
第四周 |
专题训练:鱼 |
第五周 |
专题训练:天鹅 |
第六周 |
专题训练:兔子 |
第七周 |
专题训练:乌龟 |
第八周 |
专题训练:挖掘机 |
第九周 |
专题训练:汽车 |
第十周 |
专题训练:飞机 |
第十一周 |
专题训练:飞船 |
第十二周 |
专题训练:农民 |
第十三周 |
专题训练:医生 |
第十四周 |
专题训练:机器人 |
第十五周 |
专题训练:悯农(诗歌) |
第十六周 |
专题训练:龟兔赛跑(故事) |
第十七周 |
专题训练:抗击疫情 |
第十八周 |
专题训练:竞赛 |
表2 海阳一小二(2)班趣味七巧板活动记录表
周次 |
十 |
内容 |
飞机 |
时间 |
11.4 |
人数 |
45 |
活动过程 |
一、复习
复习上节课的汽车拼搭。
二、新授
1. 模仿、反复拼组例举的事物。熟悉各拼板间的几何关系,初步了解组拼方法。
2. 同桌合作拼搭教师出示的范例——飞机。
3. 小组开展竞赛活动,比出用时最少的小组。
4.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组,自由练习。
5. 在已经学会的基础上,对图形进行改动,看谁最棒。
三、练习
专题训练:飞机
四、总结,点评
|
三、活动成效
我班正处于二年级学段,属于整个系列活动的第一阶段,现就本阶段的活动成果做一总结。
(一)兴趣高昂,爱学乐学
在整个活动中,七巧板给同学们提供了“做中学”的机会,通过充满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同学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他们在游戏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见图一和图二),还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转变。
图一:用测量的方法验证 图二:用三角尺去判断各个平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性。 面图形的角的类别。
(二)实践操作,启迪智慧
在按题拼图活动中,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块数,不同的拼搭方法去摆同一个物体,比如:拼搭三角形,有的学生用2块七巧板拼组,有的用3块,有的用4块,有的用5块,有的用6块,有的用7块(见图四),同样的块数,又有不同平面图形的拼组,竟达到了14种拼组方法。 再如:同样是拼搭人物,学生也会拼出不同职业的人物,农民,医生,渔夫等,还会拼出不同姿势的人物,站立的人,跑步的人,跳舞的人等等。课堂上,同学们天马行空,创意跌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时,在按题拼图活动课的训练中,学生会主动去观察不
图三:用7块七巧板拼一个三角形 同事物外观上的相同与不同,会从形状、图形关系、位置等多种角度去思考事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还会通过分割,变换,运动等诸多技巧去体验事物,感知事物,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也大大得到了提升。
在拼图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联合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创作拼图作品。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诗歌(见图四),故事(见图五),用拼图与绘画组合的方式呈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图四:七巧板与古诗的融合
图五:七巧板与故事的融合
(三)团队协作,合作学习
图六:组拼 图七:添画 图八:“抗疫”作品
在多副七巧板组合拼图环节中,我让学生分组进行,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自定主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见图六——图八)。
四、活动反思
在小学数学中,七巧板的妙用还有很多。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在强调平均分时,它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反例。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很容易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在面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用同一副七巧板不管拼成什么图形,总面积是不变的。”这对于打破学生常规思维,提升思维的创新性大有帮助。再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比”的教学等等教学活动中,都可以将七巧板融入课堂。我相信在数学教学中还会有很多教学内容在等着我们去妙用七巧板、趣用七巧板,我要勇于实践,不懈坚持,让七巧板这个益智法宝更好地服务我的教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