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反思
休宁县海阳一小 程慧芬
《四季》是一篇有童趣的课文,它是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全文四个小节,运用拟人的写法,语言亲切且富有童趣。文中要求会认字有10个。我设计的这节课以识字为主,同时也加了朗读训练。下面是我对《四季》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1.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在课初,我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随着学生的回答,我出示了有关四季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季节。告诉学生春夏秋冬一起就组成了四季,点明课题。在讲解生字的时候学生参与的比较少,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读生字和词语的时候,我采用让他们齐读,去拼音读,分组读,请小老师带读和开火车读,但大部分都是一起读,运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如果换成游戏识字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2.在学习课文部分,我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再提出问题,春天都有哪些景物?再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更具有目的性,使同学们很快找到了文中关键词语。并且让同学们这些词语圈出来,加深印象。解释了草芽是什么,让同学们知道草芽是春天特有的,还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春天除了有尖尖的草芽外还有什么呢?”同学们畅所欲言,感受春天的美。这时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文章语句的优美,读出“草芽尖尖”的形象,感悟到“尖尖”一词所蕴涵的春季特点。
3.一年级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这节课我们班的纪律还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加上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课教学结束了,回想起来,确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识字还不够实,缺少游戏巩固识字的设计,老师的引导还不够,总之,上一次课就是成长一次,出现问题及时反思,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希望以后不断地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