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以韵文的形式,融合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
本课伊始,我用学生的画引出“小画家”,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为后面教学做铺垫,揭示课题。
这次我上的是第二课时,课后,我回顾了整堂课,有了一些反思:
1.本堂课无生字教学或复习,虽然这是第二课时,也该穿插一些生字内容,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2.本课的教学难点“冬眠”未做解释,可能还会有小朋友不能理解“冬眠”的意思和意义。
3.阅读为本,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并且在阅读中该给予学生更多自助表达的空间。(如个人思考和组队交流讨论)
4.过渡语比较牵强,经常重复学生的回答。鼓励语也比较单一,纵观整堂课,只有好、棒和厉害这类鼓励语。
5.实际教学中会有很多突发状况,比如学生突然提出的关于马蹄的问题,我不该忽视,可以告诉他让他与我课后交流。
6.教态不自然,观察别的老师,她们会很自然地微笑,以自己的表情来影响学生。而我喜欢站在一个定点,没能顾全所有的学生。
7.学生的思路往往不会严格按照教师的思路去走,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主体课堂,有时学生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揣摩加反思。
8.指导朗读不到位,未达到预期效果。
今后,要认真吸取自己和别的老师的经验教训,把亮点、创新代入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