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反思
海阳一小 程蕾
《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找出中心句,然后逐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 一找奇迹,感受长城的长。
二找奇迹,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三找奇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通过这次老师们的评课、议课,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多读,多说,多思,多写。学生读书后我应创设各种机会放手让学生完整地讲出自己的感悟,在学生理解了思考了感悟了后我再适时指导,不能害怕学生讲不出而浪费时间。也就是说这种能力的培养既要有方法上的点拨,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实践,留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在下水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本领”。如果我们教师不多给学生机会,久而久之就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乐于不善于思考问题而只会坐等教师讲现成答案。这也许就是古人所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吧。
另外,课堂容量比较大,导致部分内容没有深入。例如在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时,可以加入到一些关于长城的故事,这样学生在体会艰辛时也不会太肤浅。对于学生生成的一些问题处理的还不是很妥当,应变能力还不足。课堂上可以渗透作文教学,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习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