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荟萃课堂
程汪阳:小学语文国培课《老人与海鸥》听课心得感受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18/11/13     浏览次数:1601

小学语文国培课《老人与海鸥》听课心得感受
海阳一小  程汪阳
    作为一名新老师第一次参加“国培计划”,今日有幸现场聆听学习休宁县小语界凌晓燕、胡莉莉两位名师在休宁万安小学六年级执教《老人与海鸥》同课异课时的国培课,下面说说我个人的心得感受。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老人与海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人与动物间深爱与眷恋,展示了人与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看得出,课前,凌晓燕和胡莉莉两位老师对教材做了深入剖析,精心设计教法,向我们演绎了一堂充满情感与智慧的成功课堂。课堂上两位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的味道
     凌晓燕老师的课非常大气课堂上凌晓燕老师沉着睿智,从容淡定。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股温馨的亲和力。引领着学生从单元导读寻找本单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一是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二是揣摩作者如何写真实、些具体。 
     字词教学的独具匠心。在教学开始,凌晓燕老师先是让学生读生字读准字音,加快速度,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指导个别生字如是左窄右宽,倒八头。上下结构,在书写时注意口内收,书写才美观。和仰区分,书空中间部分。师板书生练习。把字放到词中去读,注意字的变音,再是出示课文词语:撮嘴呼唤 抑扬顿挫 亲昵说话 啧啧称赞 急速扇动 翻飞盘旋 肃立不动 白色漩涡 炸了营似的”。
    凌晓燕老师请学生朗读,并亲切纠音,“白色漩涡”,“旋”是个多音字,这里的“旋”读第二声,师提示四大名著中黑旋风李逵,中“旋”读第四声。而后要求读出感情。这是我们一般的教学处理方式。但陈老师并不要求这一环节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指导学生读炸了营似的”“读这个词语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这一问题的抛出,将词语进行了理解与吸收,更整理了学生初读后的感觉。提高学生概括课文,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也为后面的品读教学做铺垫,可谓一绝多得。
     随后凌晓燕老师问本课主人公是谁,生答主人公是老人和海鸥。接着提问“老人做了什么?海鸥做了什么?”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句子,边读边标记。并教学生用摘要法找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摘要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所用,初读感悟。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老人陪海鸥,在课文的第14自然段找出关键字“伴”老人伴海鸥,海鸥迎接老人、海鸥为守灵老人、海鸥扑住老人。在学生找不出时凌晓燕老师说送你们一个字帮助学生找出关键字“送”海鸥送老人。默读读课文内容,放声读读的是思想情感。自由放声读14-18自然段找出描写海鸥的句子。动作描写。最后凌老师留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老人不再动了,不再呼唤,究竟老人做了什么让海鸥有如此举动呢?”
     胡莉莉老师的课深情感人。“老人和海鸥是怎样建立在深厚感情的?”本节课最大的一个亮点是在具体语境中去感受亲人般的深情。在教学课文的1—13节,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对海鸥的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牵挂。胡莉莉老师在教学这一部分时,以学生感悟朗读为主,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随机交流,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在交流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引导学生抓褪色感悟老人虽贫苦还那么爱海鸥,给它们买食物;在交流在海鸥的鸣叫声里……”亲昵理解老人与海鸥那胜似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
  胡莉莉老师的课过渡语自然真情,引领学生深入情境让人感动,整堂课,胡莉莉老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着孩子,也同时感染着我。如:在指导学生理解亲昵后,在师生这样层层的情感引领下,学生怎能不被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深深地打动,而走入文本呢?最大的亮点在于文本处理,新颖独特。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胡莉莉老师的设计中更为精彩的是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意图。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基础,提升为海鸥送别老人时的依依不舍、深深眷恋之情。然后,胡莉莉老师预设情境,充分引导学生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进行感悟、体验和交流,让他们尽可能把老人对海鸥无私的关爱,和海鸥对老人以汇报恩情的亲人般的爱的情感更加丰满,同时又把老人与海鸥这种真挚感情,人与动物的真挚的感情得以深化、延伸!
  以生为本,朗读感悟。整堂课真正体现了和谐的主题,师生间的默契合作,胡莉莉老师富有亲和力 的语言也感染着孩子,也同时感动着我。整堂课都是以一个字贯穿始终,如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描写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以及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的句子朗读,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挚感情。朗读形式多样,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交织在一起,整堂课书声琅琅。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能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用内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还提出,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胡莉莉老师在引导学生角色互换之后又不惜时间地让学生写,你就是海鸥中的一员,当老人生前喂你、唤你、和你们亲昵交谈的一幕幕在眼前回放时,你想到了什么?会做些什么?想对老人说些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学生在静心书写的过程其实就是情感沉淀的过程,他们在这样的情感交流和碰撞中,海鸥对老人的感谢之情被表达得淋漓尽至。
     《老人与海鸥》是一篇内容较长的课文,怎样做到长课短教,合理取舍,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是执教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凌晓燕、胡莉莉两位老师对课文进行大胆地取舍、瘦身减肥,去枝减叶,化繁为简;大胆放手,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里遨游,在酣畅淋漓的朗读中简简单单教语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短短两节课时间,一圈圈思考的涟漪、一叠叠情感的波纹、一朵朵深情的浪花,让我们在浓浓的语文味中静静品味了一曲深深的人鸥情。
  最后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教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的学习,成为长流水。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今日真是收获满满,向二位老师看齐,努力让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语文教师。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