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后反思
邓俊霞:《心理描写》教学反思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18/4/20     浏览次数:1329

心理描写》翻转课堂作文公开课教学反思
休宁县海阳一小  邓俊霞
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六年级作文方面提出“能根据要求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要写出真情实感离不开心理描写。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微课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材料分析归纳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方法;
2、学会赏析习作中的心理描写片段,体验心理描写。 
3、学会运用五种基本的心理描写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定为: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五种方法:内心独白法、梦幻展现法、从旁叙述法来描写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运用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和环境烘托法,从侧面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活动。
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掌握的心理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心灵世界。
教学设想:以课本中的心理描写片段为蓝本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以竞答抽奖的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促进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
课前我精心设计制作了微课。首先通过两个片段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文章中加入人物心理描写后,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表现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心理描写的要求、心理描写的思维过程以及五种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内心独白法、旁观分析法、梦幻描写法、环境烘托法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法。
第一环节——完成作业单。
通过此环节我想从中了解学生微课的学习情况。作业单共有两大题,第一大题是写出片段中的人称,第二大题是指出片段中的心理描写方法。从作业单的反馈来看,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对以上内容掌握较好。没想到的是一些同学在答第一题时居然把填写人称看成填写人名了。
第二环节——男女竞答,归纳方法。
说出下列片段的心理描写方法,共10题。我的设想是通过此环节加强让学生与心理描写不断磨合,渐入佳境,不断感悟,由内而外体会什么是心理描写。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容小觑,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分析细致入微,有的答案比我的更完整。但此环节耗时过多,严重影响了整堂课的进度。
第三环节——抽奖游戏。
学生作文的最大难点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需要有生活的积累,怎么写,需要有方法的积累。通过以上两环节,学生对学习方法已有了较好的了解。设计此环节就是运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其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的思路得到充分展开。这次抽奖游戏玩的就是心跳,让孩子们狠狠地体验一把心理活动的波澜起伏。活动中还有两小插曲,两个孩子居然忘记了自己的学号,一个孩子在我宣布34号作废后猛然想起,却与奖品失之交臂,有了她文中的“肠子都悔青了”;另一个则抢着去领奖,有了学生笔下的“真假美猴王”之争。孩子们在快乐的情绪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抽奖过程,本身就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变化。一连四次从抽奖前的期待到抽奖时的紧张再到揭晓后的或激动或失望,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好的写作素材。
第四环节——我手写我心
   “忙趁东风放纸鸢”, 活动结束,趁着孩子们意犹未尽,心有千言万语,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一吐为快。我以抽奖活动为媒介,以经典片段为范本,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扎扎实实地运用习得的心理描写技巧,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既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又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二者水乳交融。
第五环节——习作展示
作文教学之所以有着神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法预约的精彩。我要求学生150字的片段描写,可孩子们洋洋洒洒,基本都写到了四五百字了,还不停笔。因时间关系,我只好打断,开启习作展示点评模式。从展示的习作中可以发现,最少的也用了三种心理描写方法,多的五种全用上了。且语言生动形象,描摹心境,细腻可感。
这节课如果我备课再充分些,环节再紧凑些,效果会更好。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