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例分享
任务二:潜入海底的世界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5/6/23     浏览次数:241

任务二:潜入海底的世界

——《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窃、私”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 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 能说出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单元学习情境】

“探秘天地间”研学活动

【本课学习任务】

探海底之秘 做海洋日宣传大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驱动,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那神秘浩瀚的大海深处,生活着一位我们熟悉的朋友——敖丙。敖丙一直守护着海底世界,可最近他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敖丙视频)

2.齐读题目:海底世界。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活动一:海底字词我来闯

   1.检查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自由读 指生读

2)全掉拼音 小老师领读

3)多音字:差

2.潜艇小游戏检验闯关成果。

3.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文中的哪一句话能回答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课文开头提问,结尾作答,前后相互呼应。为了写清楚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描写?请默读2-6自然段,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填一填。

5.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课文的结构很清晰,是总分总结构。课文从五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过渡:海底究竟是怎样的呢?

活动二:海底奥秘我来探

1.自由读读2-3自然段,画出让你感觉奇特的地方。

2.小小潜水员们,当我们还在海面上时,海浪波涛澎湃,但是海底呢?(依然很宁静)让我们开始下潜,到多深的距离,风浪就再也无法影响到我们了?(几十米)此时,阳光也越来越难来到我们身边。

3.我们不妨来畅想这样的景象:下潜到距离海面50米处,光线(   );100米处,光线(    );300米处,光线(    );500米以下就(    )。

4.这种光线变化让你对海底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让我们直观感受一下海底景色的奇异吧。谁能读出这段话的奇异来?(个别读,齐读)

5.海底一片黑暗,只有一些能发光的鱼在游动,那么我们在这里能不能听到声音呢?课文是怎么说的?读一读句子。这个句子很有趣,自己问,自己答,知道这是什么方法吗?(设问)

6.你听说过这样的句式吗? 能不能照样子说一说?(自由说设问句)结合刚刚我们了解到的海底景象,谁来试着用设问句介绍一下?

7.海底并不是没声音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语”就是“说话”。“窃”字在这个词中表示什么意思呢?请用手势语选一选。(②)窃窃私语是怎样说话呢?我与一位同学说一说,大家来判断是不是窃窃私语。(师生演示,用不同音量、不同方式说话,学生加以判断)

8.窃窃私语就是背地里小声说话,一般形容人,现在用在海底的动物身上,有什么好处?读读这句话,读出趣味来。

9.让我们戴上水中听音器,去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读一读,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为什么?

10.发现了吗?我们不熟悉海底,很多鱼类都没见过,根本不知道它们发出什么声音。不过看完作者的描写,我们感觉好熟悉,每种声音好像都听过。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作者写了我们很熟悉的事物。)

11.大家都听过蜜蜂、小鸟、小狗的声音,也听过打鼾的声音。所以,当我们要写别人不知道或者不熟悉的事物时,就可以用熟悉的事物来描述,大家就容易明白了。

12.海底动物还可能发出怎样的声音,你能用上文中的句式来介绍吗?可以借助老师给的图片提示,也可以自己借助熟悉的事物进行描写。(口答)

书写指导:

迅、速、退:注意笔顺,先内后外,走之后写。

 

 

23.  《海底世界》学习单 

小组合作: 默读第4自然段 , 照样子完成表格

  ④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 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