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火烧云》教学反思——基于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实践探索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5/6/23     浏览次数:241

《火烧云》教学反思——基于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实践探索

海阳一小     刘影

 

    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以遨游奇妙的世界”为主题,将《火烧云》与同单元写景文章进行整合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提升语言表达与审美鉴赏能力。本次教学实践让我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成功实践

   (一)单元目标整合,明确学习方向

    围绕遨游奇妙的世界”大单元主题,我将《火烧云》的教学目标与单元整体目标紧密结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与单元中其他课文的景物描写方法相互关联;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对比阅读、小组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文本中发现景物描写的共性与个性;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单元主题一脉相承。这种目标整合使学生对单元学习有了清晰的整体认知,学习更具方向性。

  (二)情境任务驱动,增强学习主动性

    基于大单元创设的遨游奇妙的世界”情境任务,我为《火烧云》设计了“欣赏奇幻的云彩”的子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文中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并配上插图。这一任务将课文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积极研读文本、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文本中的描写技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一)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在小组合作完成欣赏奇幻的云彩”任务时,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导了小组讨论和任务分配,而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大单元教学强调合作探究的模式下,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未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任务,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未达到预期。

   (二)单元知识迁移不够充分

    虽然在教学中进行了跨文本对比阅读,但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景物描写方法迁移到实际写作中时,方法不够多样有效。学生在完成课后仿写火烧云或其他自然景观的小练笔时,存在描写不够生动、抓不住景物特点等问题,说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学中在知识迁移环节的设计和引导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大单元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但在本次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小组评价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评价内容也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等方面评价不足,未能全面反映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的成长与进步。

三、改进措施与未来教学方向

(一)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个体需求

    在今后的大单元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在小组合作任务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难度的子任务。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安排收集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词语的基础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分析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尝试运用类似词语进行拓展描写。同时,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二)强化知识迁移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设计多样化的知识迁移训练活动,如开展“自然景观仿写大赛”,让学生选择单元中感兴趣的描写方法,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描写身边的自然景观;组织“景物描写技巧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中的经验与心得。此外,引入更多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巩固所学的描写方法,提高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相结合。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从知识掌握、合作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大单元教学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通过本次《火烧云》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在大单元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整体化、系统化的学习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