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
海阳第一小学 汪晓玲
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国宝大熊猫”,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查找信息,并尝试学习整合有关信息,写一写大熊猫。教材编排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首先提供了关于大熊猫许多小朋友都想了解的3个问题,使得本次习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材呈现的3个问题,有的指向大熊猫的类别,有的指向大熊猫的生活地方,有的则指向大熊猫的价值。第二部分首先明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第一部分罗列的问题及学生补充的问题为确定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奠定了基础。学生注意要再查找资料,补充其他内容。第三部分对习作后的要求做了说明。一是习作后要自己检查修改,调整补充;二是交流互查。自查和互查的重点聚焦在习作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
教学目标:
1.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学习整合信息。
2.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了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3.增强爱国情怀,激发对大熊猫的喜爱,懂得保护大熊猫和自然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指导,避免学生对信息资料的生搬硬套;通过评价,使信息准确。
2.整合信息的策略指导。
一、创设情境,发布学习任务
1.孩子们,认识它吗?对,它就是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它的原型是——国宝大熊猫。
2.出示大熊猫玩耍视频,说说大熊猫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发布任务:今天,动物园的熊猫馆准备举办一次国宝大熊猫展览会,组委会决定聘请同学们担任“大熊猫宣传大使”,向大家介绍可爱的国宝大熊猫。当然,大家需要完成三项考核。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图片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大熊猫的形象,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争做“大熊猫宣传大使”
第一关:熊猫知识大挑战
1.指名读书中提供的熊猫迷们关于大熊猫几个感兴趣的问题。
2.想一想,大家还想了解大熊猫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3..借助书中的图表信息,解决问题。
4.强调关注图表中的“有时”和“等地”两个关键词语,以保证信息的准确。
5.全班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按照“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大熊猫×××方面的知识”句式介绍,注意将相关的知识表达得清楚、有条理。)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来进行解答。
第二关:填写熊猫“档案卡”
1.出示大熊猫的“名片”,学生观察谈发现。
2.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还可以根据信息补充其他内容。
3.出示部分同学的档案填写情况,全班交流。
4.根据提示,对档案内容再次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信息分类的重要性,将零散的资料梳理成系统的档案,这一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落实教学重难点中的整合信息策略指导。
第三关:我为熊猫做介绍
(一)借鉴课文,学习写作技巧
习作金钥匙1:结构要分明
参考《奇妙的世界》这一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结构为习作搭建框架。
习作金钥匙2:不同角度来介绍
1.思考:你想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呢?
2.读课题:国宝大熊猫,你认为哪一方面不能丢?
3.介绍大熊猫有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板书:不同角度)
习作金钥匙3:围绕中心句写清楚
1.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宣传大使,使自己的介绍更生动具体呢?
出示:《海底世界》第四自然段,作者围绕第一句话展开来写,介绍了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条理清晰。我们也可以围绕中心句展开对熊猫某方面的介绍。
2.小结:介绍大熊猫有方法,我们可以围绕中心句写清楚(板书:围绕中心句)
习作金钥匙4:运用修辞来点缀
1.出示《海底世界》课文片段,观察谈发现。
2.小结:介绍大熊猫有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上恰当的修辞(板书:运用
【设计意图】:以教材课文为范例,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写作框架,降低习作难度,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作片段,互相评价并修改
1.根据提示,挑选大熊猫的1个方面进行详细描写。
2.请你拿起作业单,开始写片段。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同学们根据评价单来进行星级评价。
【设计意图】:依据评价单进行星级评价,使学生明确写作的优点与不足,在相互学习中提高习作质量,同时也紧扣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写作能力和信息运用准确性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大熊猫的认识与喜爱。
三、全课总结
本堂课,我们知道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熊猫宣传大使,我们可以多方面去介绍,围绕中心句把事物写清楚,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更生动。在大家创作的片段中,同学们都准确地了解了大熊猫的特点,太棒了!恭喜同学们,本堂课成功解锁了“宣传大使”这一新身份,掌声送给自己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完成习作的整篇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