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例分享
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5/6/18     浏览次数:114

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海阳一小  江蓉花

一、教学内容分析

《表里的生物》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听着父亲表里发出的声音,好奇地猜测里面一定有一个生物,后来从父亲口中得到证实,非常愉快,以后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课文展现了一个天真可爱,充满好奇的孩童形象,也勾起了读者对童年的那些幼稚的回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儿童的形象,同时激发其好奇的心理,敢于大胆地猜测,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生字。

2.梳理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产生好奇心,会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激发好奇心,产生求知欲。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好奇心

1.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发问:你对什么好奇,有什么疑问?

3.带着你的好奇之处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题导入,好奇发问,让学生饶有兴趣进入学习,不枯燥不乏味,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习生字词。

1)依次出示四组词语: 清脆   柔和   单调   

伸出   拦住   增加   

蟋蟀   蝈蝈   蝎子   

蛰你   丑恶   恐怖

2)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特点。

3)联系它们在课文中的位置,读一读相应的片段。

4)圈出里面要求会写的生字,在作业单上写一写。

5)写好同桌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借助词语归类学习,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究。由词联系到课文片段,为了解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三)结合线索,梳理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默读段落,思考各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填写作业单上的表格。

3.交流反馈,总结方法,概括出要点。

【设计意图】梳理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抓住时间的线索,利用表格的填写,渗透学法,顺藤摸瓜。

(四)整合内容,初识孩童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通过这件事,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3. 你还从课文的那些地方看出来的,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概括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了解人物特点,有意可循。提出问题,激发下节课学习的兴趣点。

六、板书设计

 16   表 里 的 生 物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