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例分享
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教学设计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5/6/18     浏览次数:102

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教学设计

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  程芳媛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

语言运用:能围绕辩题搜集、整理材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思维能力:能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

审美创造:能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技巧,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全面看待事物。

【课前解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辩论”,让学生围绕生活中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条理清楚、有理有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全面看待事物。

关注辩论:辩论赛也叫作辩论会。它在形式上是竞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相关知识的竞赛,思维反应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

关注表达技巧:

  1.借力打力,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

  2.移花接木,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3.顺水推舟,表面上赞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4.釜底抽薪,刁钻的选择性提问,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

  5.攻其要害,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问题,一攻到底。

教学目标

    1.能围绕辩题搜集、整理材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用语文明。

【教学重点】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

【教学难点】

能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用语文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学习辩论

1.教师引导回顾:大家都还记得《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吗?谁来说一说故事内容?(出示课件1、2)

2.(出示课件3)引出话题:两个小孩通过“辩斗”的方式,来解决遇到的分歧,所谓“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一件事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出真理,往往用到辩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辩论。(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本单元开篇课文导入,让学生回忆文本内容,旨在抛出本节课讨论的话题。)

二、选择辩题,了解规则。

1.教师播放视频《诸葛亮舌战群儒》。(出示课件5)

(出示课件6)教师提出问题: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视频中人物辩论的特点说说。

预设①:诸葛亮辩论的时候运用了高超的语言技巧。

预设②:诸葛亮辩论时采用各个击破、先守后攻的策略,达到很好效果。

2.教师出示本次口语交际辩题,引出本节课辩论主题。(出示课件7 8)  

3.教师进行交际指导。

① 辩论前:认真筹备(出示课件9)

明确程序,讲解规则(出示课件10 11 12)

设计意图: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一次“口语交际.辩论”课,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辩论会的基本流程。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辩论技巧。

学生交流讨论并发言。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都很到位,现我将同学们的发言总结如下。(出示课件13 14)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总结辩论技巧。)

三、小试牛刀,学以致用。

1.学生以“人们通过竞争/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为辩题展开辩论。

2.辩论会结束后,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在辩论赛上的得失,及时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总结提升,整体感悟。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预设1:学到了组织一次简单的辩论会的方法,了解了辩论的常识。

预设2: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预设3:懂得说话要有理有据,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辩论

     辩论前   做充分的准备

     辩论时   证明自己  反驳别人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