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微课展示
课例分享
学科研究
工作动态
荟萃课堂
课后反思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课后反思
语文二年级下册《绝句》教学反思
信息来源:一小课题组     日期:2025/6/17     浏览次数:105

语文二年级下册绝句教学反思

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  叶童

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既总结了教学中的亮点,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教学改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次教学中,情境导入环节效果显著。通过播放春天美景的视频,搭配生动的提问,学生迅速被带入充满生机的春日氛围,对古诗产生浓厚兴趣。这种直观的视觉刺激契合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多样化的识字方法(如字理识字、生活识字)和趣味游戏(开火车、摘苹果),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书写指导时,通过教师示范、书空练习和个性化评价,大部分学生能够规范书写汉字,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理解诗句描述的画面这一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得到了锻炼。对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较难理解的诗句,我通过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等方法,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帮助学生突破了理解难点,较好地实现了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歌画面的想象。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在朗读指导方面,虽然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但对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够细致深入。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未能准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只是机械地模仿,未能真正通过朗读传达出诗歌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此外,在课堂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识字写字环节占用时间较多,导致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升华的环节略显仓促,学生对诗人情感的体悟不够深刻,未能充分实现情感目标。

在教学互动方面,虽然设计了小组合作和问答环节,但参与度不均衡。部分性格内向或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较少,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同时,对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利用不足,当学生提出一些新颖但偏离教学主线的问题时,未能及时引导和转化,错失了拓展教学深度的机会。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朗读指导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学生初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诗歌意境和情感,详细讲解重音、停顿、语调等朗读技巧,通过教师示范、对比朗读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方法,真正读出诗歌的韵味。合理规划教学环节的时间,提前预设每个环节的用时,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各个教学目标都能得到充分落实。

此外,我会更加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对内向学生给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同时,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敏锐捕捉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将其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灵动、富有活力。

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让古诗课堂成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乐园。

 


主办:休宁县海阳一小 教育教学科研                                                                                    会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