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精卫填海》是统编教材中的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篇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而亡,于是她化为精卫鸟,每天衔来西山木石想把东海填平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塑造了一个很特别的人物形象——精卫。精卫这个角色也十分神奇。神奇之一,就是她的身份很特别,她的前身是炎帝的女儿。神奇之二,她是女娃溺亡之后的化身,变成了一只鸟。神奇之三,鸟的样子很特别,身子像乌鸦,头上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叫声是“精卫,精卫”,所以称她是精卫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3.根据故事内容感受神话的丰富想象,能从文中关键词中感悟精卫勇敢无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她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故事内容感受神话的丰富想象,能从文中关键词中感悟精卫勇敢无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她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出示词语:腾云驾雾,三头六臂,神通广大,上天入地、刀山不入。学生读,全班一起读
引导生联想读这些词语 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学生自由汇报
2.出示《山海经》的介绍,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学生有什么疑问,让学生把疑问板贴贴在黑板上(精卫是怎么填海的?精卫为什么填海的?精卫长什么样?)
4.打开语文课本找一找,看看哪里描写精卫外形的语句,谁来读一读。
任务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课文2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读课文,齐读课文。(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汉字: 帝 少 曰 溺 返 衔 堙)
2.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好节奏。(出示划分节奏的课文)你们还会读吗?
3.咱们不仅要读书节奏,还要读出声断气连的。让我们也像古人一样读书,文言文的韵味再试一试。
4.出示精卫填海竖版、缺标点符号版、繁体字版和小篆体版让学生多形式读。
回顾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插图、注释、联系上下文)
结合注释引导学生来理解少女这个词的意思。(古今异义词)
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精卫填海》,生回答。
任务二:品读语句,感悟形象
1. 出示单元导读页,学生读要求: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脉络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师提问:路途如此之远,小小的精卫鸟在衔石投海的过程中,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自由想象汇报
2. 师:你在精卫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坚韧执着)带着对精卫的钦佩齐读课文。
任务三:练讲故事,聚焦神奇
1.师:故事的结果到底如何?让我们展开想象。聚焦神奇 练讲故事,续编结果,还可添加细节,把故事讲的生动神奇。出示神话传讲人的评分标准,小组合作,4人为一组,练讲故事,计时3分钟来
(学生小组讨论)
1. 小组PK赛 男生和女生各推一个代表讲故事。学生根据标注评价最佳传讲人。
3.师总结:故事就是如此神奇。女娃溺水不死,灵魂化为精卫,他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今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坚韧执着的精神也得到了传承
4.出示唐玄奘81难后终取得真经;中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呕心沥血数载年终以高产惊世间,这些都代表着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品质。
教学反思:此次公开课上,内容设置较多,感觉每个环节都在赶时间,害怕时间不够,所以每个环节都不够深入。
另外,我还觉得自己的课堂评价语不够生动有趣,显得有些生硬和枯燥。同时,我在引导孩子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没有给足他们时间去思考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