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 教学设计
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 雷刘文雨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画、读儿歌,认识“圆、严”等13个生字,会写“对、今”等6个字。
2. 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4. 想象儿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1. 认识、会写本课的课后生字。能理解“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
背诵儿歌,想象儿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四季美丽景色。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创设情境,练说对子
(1)创设情景: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出发前往本次游学之旅的第二站,自然科普馆。看,科普馆的门口贴着一张纸,看看上面写着什么。
(2)课件出示:天对( ) 大对( ) 日对( ) 远对( )
2. 复习旧知。
(1)引导:这些对子可真有趣呀。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儿歌,你们还记得吗?谁能来背一背?
(2)复习儿歌的特点,提问:谁能说说,儿歌和其他儿歌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我发现每句话里都有一个对字,而且每一句里对字前后两个字都是同类事物。
(3)教师引导: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让我们一起进入科普馆吧。今天我们将在科普馆里欣赏到美丽的四季景色。我们科普馆里有一首著名的儿歌,上面隐藏着自然的奥秘,大家一起去学习吧!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指导书写“对”“今”。(板书:古对今)
提示:“古”和“今”是一对反义词,“今”指现在,“古”指“古代”。
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注意点:
(1)“对”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一个“又”,最后一笔变捺为点。右边一个寸字,二字组合而成“对”,尝试给“对”组组词。
(2)“今”字:人字头,小点不能落,最后一笔时横折;同时,与“令”进行比较区分,加深学生的记忆;
(3)学生书写两遍,教师根据两个注意点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星级评价,做到一点给一颗星。
二 、反复朗读,读出节奏
1. 初读课文
出示学习任务一:儿歌读起来不仅有节奏,而且朗朗上口。我们快来读一读。
2. 检查反馈。
(1)指名轮读,一人读一个小节。教师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 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停顿。
(2)学生模仿老师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3)师生对读,同桌对读,集体拍手读。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需停顿处。
三、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学习任务二:书声琅琅,令人陶醉。赶快进入第一小节,看看有哪些美景在等我们发现呢?
1.钱币比对,学习“古对今,圆对方”。(板书:古对今,圆对方)
(1)幻灯片出示古代和今天的钱币图,出示“圆”“今”二字。
(2)观察古币的外形,外圆内方,渗透古时人们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
古时,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就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所以古代的硬币就是外面是圆的,里面是方的。
(3)找到“古对今,圆对方”两个对子,齐读。
学生按照原有水平诵读;根据教师的范读,读出对子的节奏感;齐读,展示读。
2.结合《春夏秋冬》,学习“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1)春夏秋冬的景色随着扇面展开,勾连旧知《春夏秋冬》与新知的连接。
(2)将“严寒”“酷暑”“春暖”“秋凉”4个表示气候的词语送给4个季节。春(春暖)、夏(酷暑)、秋(秋凉)、冬(严寒)。
请学生带读4个词语“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再把这4个表示气候的词语送给相应的季节。(板书: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理解:严寒:出示“寒”的古字,将部件拆解,讲述造字原理,“寒”的古文字字形表示的是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地上水凝结成冰,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说明天气很冷。理解“暑”:出示“暑
字的古字,讲述造字原理,“暑”字是一个形声字,“日”表示形旁,说明与太阳有关,太阳照射会带来炎热的感觉;
(3)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这两个词语的第1个字都表示“程度深”,第二个字都表示气候。而冬天非常寒冷就是“严寒”,夏天非常炎热就是“酷暑”。这就是——“严寒和酷暑”。“秋暖和夏凉”这一组对子也是这样的结构。第一个字都表示季节,第二个字都表示对气候的感受。
3.多种方式朗读:师生合作读、生有节奏地读、男女生对读。
师:这一小节带领我们感受了广阔的时空和轮回的四季,展现了大自然的气势之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4教师指导背诵:刚才我们一起朗读了第一小节,试着把它背一背吧!
四、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第一小节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气势之美,让我们继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1.出示第二小节,重点正音:晨、朝霞。自读第二小节,圈出第二小节中的对子。
2.理解意思。
(1)学习“晨对暮,雪对霜”。(板书:晨对暮,雪对霜;)
出示“晨”“暮”,这两个字都有什么字?(日)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
太阳慢慢升起,是什么时候?(早晨)所以“晨”字的“日”在上面。太阳落到草里,表示傍晚。出示“雪”“霜”,这两个字都有雨字头,结合图片理解区分。
(2)学习“朝霞对夕阳”(板书:朝霞 夕阳)
过渡:除了“晨和暮”还有那两个字分别也表示早晨和晚上。(朝和夕)(图片出示朝霞和夕阳,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出示“朝”的古文字 )“朝”的古文字字形表示的是太阳从草木之中升起,而前一晚的残月还没落下。
(3)学习“和风对细雨”,理解词语“和风细雨”。(板书:和风,细雨)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春天与冬天的风和雨(雪)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生自由表达)
预设:春天的风温柔,和熙,暖和很多,春雨贵如油,绵绵细雨;冬天的风寒冷刺骨,像刀子刮在脸上,冬天的雪洁白,冰冷。随文学习“细”字,通过反义词“粗”的对比理解细字。
3.男女生合作读第二节。
4.现在请你看图片来回忆,尝试背诵。
5. 指导书写“夕”.
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第一笔撇和第二笔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之间。
【板书设计】
6 古 对 今
和风
圆
雪 春暖 晨 朝霞 夕
古 严寒 酷暑 今
暮 夕阳 秋凉 霜
方
细雨
|